學校新聞

news  school

來源:鏡平學校

會員評分: 0 / 5

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
 
澳首次參加科學工程賽奪奬
點亮澳門名字 鼓舞青年探究科學

【澳門日報2011年05月29日報導】全球最大規模的青少年國際科學競賽——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成績於本月十三日揭曉,澳門代表隊以兩項作品首次參賽,分別是鏡平學校的梁嘉俊以個人作品“無障礙舌頭控制系統”,以及該校陳耀棠、張志傑和劉家鴻以團體作品“高效能易操作推進改良型水底機械人”,同獲得機電工程組個人及團體四等奬,為本澳取得首戰佳績。

今年來自全球六十五個國家和地區、通過四百四十三個關聯競賽選拔出來的一千五百多名青少年科學精英匯聚一堂,當中包括卅一名內地、十二名香港、四名澳門和十二名中國台灣的佼佼者,共同角逐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其中逾四百名決賽入圍者憑藉其創新項目而獲得各類奬項和奬金,榮獲二等奬以上的選手還可經小行星發現機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顆小行星。

是次參賽的代表隊學生,是從“澳門二○一○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選拔活動”中脫穎而出的四名鏡平學校同學。代表隊是次取得成功,除組織單位教青局與承辦單位澳門工程師學會的通力合作外,亦全賴四名參賽同學的傑出表現、教師劉冠華的悉心指導,以及鏡平學校和中國科技協進會的大力支持。

對於首次參賽獲得佳績,各單位均感興奮。本澳代表隊以兩項作品首次出戰而全部獲奬,其結果令人振奮。代表隊認為,本次成績猶如為本澳科普教育打了一支強心針,不但在青少年科技創新領域點亮了澳門的名字,向世界各地展現了本澳青少年的潛力,同時為日後更多青少年走向科學探究的摘星之路帶來信心和鼓舞。

“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奬賽”是一項緊貼世界前沿科學、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活動,也是全球最大規模和最高級別的青少年科學競賽,對象面向初、高中學生。此項由美國科學與公衆社團(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創辦、英特爾(Intel)公司領銜贊助的國際性科學競賽,設立了數學、物理與天文、機電工程學、電腦科學、化學等十七門學科,參賽專案由來自各個科學領域的數百名科學、工程方面的專家和行業專業人士進行現場評審,每位評委均具博士學歷或同等資歷,同時在某一科學領域具有六年以上相關專業經驗。活動旨在表彰全球最有前途的學生創業者、創新者和科學家,鼓勵青少年克服各項科學挑戰,解決未來問題。決賽入圍選手完整名單將在www.societyforscience.org/intelisef2011上公佈。

【澳門日報2011年06月10日報導】
澳隊兩參賽作品獲佳績
本報記者 蔡美瑩 澳大實習生 吳惠珊 報道
赴美參加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
澳隊兩參賽作品獲佳績
教青局及工程師學會早前組織本澳學生遠赴美國,參加有中學生科技競賽奧林匹克之稱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首次參賽的澳門代表隊以“無障礙舌頭控制系統”及“高效能易操作推進改良型水底機械人”兩項作品,分別奪得機電工程組的團體及個人奬項第四名,為澳門創下佳績。

澳門工程師學會昨日下午二時半於該會會址舉行“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澳門代表隊成績發佈會”,澳門代表隊領隊、工程師學會副理事長黃承發及監事馬志光;指導老師劉冠華;參賽學生梁嘉俊、陳耀棠、張志杰及劉家鴻先後分享參與是次比賽的經驗。

冀政府續支持科普
工程師學會會長梁文耀表示,科技發展關係到社會發展,乃至國力提升,因此社會應大力提倡科普工作及支持科技人才的培養。他指,本澳學界於各類科技比賽中時有佳績,是次首次出戰科學工程界世界大賽便取得成績,鼓舞了澳門青少年科技創新領域,亦令他喜出望外。他直言,科技項目投資需要較長時間始見成效,期望政府及社會能夠明白,並繼續支持澳門的科普工作。

選拔賽鏡平脫穎出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為二○一一年全球最大規模及最高級別的青少年國際科學競賽,四名於去年底舉行的“二○一○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選拔活動”中脫穎而出的鏡平學生組成澳門代表團,以“無障礙舌頭控制系統”及“高效能易操作推進改良型水底機械人”,與來自全球六十五個國家或地區、通過四百四十三個關聯競賽選拔的一千五百多位個青少年科學精英,互相切磋,角逐奬項。

該比賽得奬者除可獲奬項及奬金鼓勵,比賽中榮獲二等奬以上的選手可經小行星發現機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以自己名字命名一顆小行星作為奬勵。而本澳代表梁嘉俊的“無障礙舌頭控制系統”奪得機電工程組的個人奬項第四名;陳耀棠、張志杰及劉家鴻的“高效能易操作推進改良型水底機械人”,亦奪得機電工程組團體奬項第四名。

競賽得奬率僅兩成
主辦單位認為,在這個平均得奬率只有兩成的競賽中,本澳代表全部參賽項目均獲奬項,猶如為本澳科普教育打下強心針,不但在青少年科技創新領域點亮澳門的名字,亦向世界展現了本澳青少年的潛力,同時為日後更多青年走向科學探究的摘星之路帶來信心。

本報記者 蔡美瑩 澳大實習生 吳惠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