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學校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加強學生資訊科技及綜合應用技能教育,培養學生善用人工智能和跨學科綜合應用能力,7月23至24日,鏡平學校在小學部八樓禮堂舉行了校本培訓和教學研討會。鏡平學校校董會主席蕭志偉、副主席吳在權、校董羅肖金、胡婷芳、李惠鸞,與250多名教職工交流經驗,集思廣益,共同促進教師隊伍成長。
校董會吳在權副主席、胡婷芳校董等和學校行政參與研討會講座
會議由黎世祺校長主持,他指出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學校教育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善用人工智能和跨學科教學是關鍵所在。
黎世祺校長在研討會上發表講話
研討會上,特邀華東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彭正梅教授和丁瑞彭老師來校演講。第一場講座名為“高階能力作為時代的核心素養:批判性思維及高階情感能力”,彭教授從哲學的角度切入,分四個部分:現代化即理性化、批判性思維即理性的和反思的、批判性思維作為一個事件(T4C)、高階情感能力,把批判性思維與仁愛精神結合起來,深入淺出地闡述培養高階能力是全球教育改革的新趨勢,也是中國國家戰略和個體發展的內在需求。
華東師範大學彭正梅教授闡述高階能力作為時代的核心素養
第二場講座名為“人工智能與高階思維培養:案例與操作”,丁老師從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說起,分五個部分:生成式AI關鍵技術和特徵、AI時代的人機操作、AI時代的教育革命、AI與高階思維能力培養、案例與操作,用圖表簡明扼要地闡述與AI共同探索、思考與創造,讓AI輔助思考,但不代替思考,並總結出擁抱AI時代的工作和終身學習變革。
華東師範大學丁瑞彭老師闡述人工智能與高階思維培養
黎世祺校長與主講嘉賓合照
翌日上午,各校部教職員分級組、科組在學校五六規劃提出的“學生自主學習、跨學科學習、多元評核”研究工作已初見成效下,根據“基本學力要求”中加強學生資訊科技教育及綜合應用技能教育,結合學校教育和教學討論“學校教學在應用AI技術方面需作甚麼調整和改革?有甚麼成功經驗?”“在教育方面如何避免過度依賴技術,可能出現的削弱師生互動,減少師生情感交流的情況。如何堅守教育的人文關懷理念,開展好新學年‘活力校園’的工作?”,全體教師各抒己見,提出各種可行的措施。
下午,各校部骨幹和優秀教師分別就AI賦能教學、跨學科教學和多元評核實踐進行經驗分享。幼稚園伍麗偲、黃麗霞、白沁尉分享幼稚園英語課程跨學科成果,以K3幼兒英語教育為案例,採取動態教室的教學方式,培養幼兒的歸屬感、責任感和自主學習,通過情景化、遊戲化的社區探索和親子活動,融合語言、數學、藝術和社會文化等學習領域,激發幼兒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幼稚園伍麗偲、黃麗霞、白沁尉分享幼兒英語跨學科成果
小學部曾敏儀、黃韻儀分享AI融入數學課堂的探索實踐成果,以一年級澳門元的教案為例,比較傳統教學和AI賦能的差別,通過軟件Websim.ai和Wordwall創作小遊戲,增強學生的興趣,減輕負擔、放大教學成效,讓AI成為老師的好助手,為未來的教育模式實現更多可能性。
小學部曾敏儀、黃韻儀分享AI在數學課中的運用
小學部彭朗琪、黃嘉雯、林曉欣分享如何把數位化和AI融入到音樂教育中,利用AI音樂軟件Muse、Garage Band、SunoAI的上課案例,指出AI能提升課堂趣味、激發創作熱情和豐富教學內容,但注意AI是作為輔導工具,非主導課堂,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AI。
小學部彭朗琪、黃嘉雯、林曉欣分享AI如何融入音樂教育
中學部鍾惠幸、陳嘉瑩分享班主任在品德公民課中實踐與創新,分析了澳門中學品德教育的現況與挑戰,再通過從網絡素養到科技倫理、重視人文關懷、提升國際視野、科技融入品德教育等三個方面和大量教學活動,闡述在科技時代下,中學品德教育的堅守與創新。
中學部鍾惠幸、陳嘉瑩分享科技時代下的品德教育
中學部吳健明、楊明曄分享跨學科教學的方法及案例分析,以澳門千名教師精英培訓計劃的學習所得,闡述了跨學科教學的背景、基礎理論和方法,以不同的跨學科教學案例,總結跨學科教學的核心在於打破文理界限、打破學科界限,並提出避免形式主義、立足教學實際和主題先行等建議。
中學部吳健明 、楊明曄分享跨學科教學及案例分析
中學部黃傑豪、陳油先介紹AI教學和AI賦能教學的發展歷程和課程核心內容,以F2 Illustrator向量繪圖案例,分享生成式AI賦能教學情況,又比較國內AI産品,提出在推動學生掌握AI技術與工具的同時,也必須同等重視AI道德素養的培養。
片
中學部黃傑豪、陳油分享電腦教學中的AI賦能教學案例
六組教師分享了過去一年在教學上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內容詳實、富啟發性,引起全場教職員共鳴。最後,校董會領導和學校行政對本年度各項競賽獲獎的指導老師、優秀班主任進行了集體表彰。
校董會蕭志偉主席頒發數理化類競賽指導老師獎
校董會羅肖金校董頒發文史地類競賽指導老師獎
黎世祺校長頒發本學年優秀班主任獎
校董會蕭志偉主席表揚學校行政和全校老師
是次校本培訓具前瞻性和啟發性,通過講座和分享會,全體教職工對“第五個六年規劃”有了更深認識,明白到必須與時並進,在教學上利用AI賦能,實踐跨學科學習,以應對科技創新和社會需求為教學帶來的改變,對新學年工作有了更好計劃,為鏡平學校“牢記使命,再攀高峰”踏出了堅實步伐,這亦是鏡平人“傳承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