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與澳門工聯筷子基家庭及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首次合作舉辦“勞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組織本校初三及高一部分學生參與。本次活動通過貼近生活的實踐與設計,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收穫了技能、感悟和成長,整體成效顯著。活動分為三個部分:家居維修技巧、DIY輕食便當、家居收納技巧與艾草棒製作。
家居維修技巧環節中,學生展現出強烈的探索欲──由於常規課堂中幾乎沒有機會接觸這類實用技能,故學生對水龍頭更換、門鎖維修等“家庭常見難題”充滿好奇。每位學生親手嘗試安裝門鎖、焊接水龍頭,從“看”到“做”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基礎維修技能,更打破了對“勞動”的陌生感,體會到“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也悄然理解了日常生活中“維修”背後的勞動價值。
同學嘗試安裝及維修門鎖
DIY輕食便當環節則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勞動與生活”的緊密關聯。從自主搭配營養食材到親手製作午餐,大家在忙碌中既鍛煉了動手能力,也在品嘗自己勞動成果時收穫了滿足感。尤其在上午活動後的饑餓感中,這份親手製作的便當更顯珍貴,讓“勞動創造生活所需”的認知變得具體而生動,歡笑間也藏著對“付出即收穫”的樸素感悟。
同學自主搭配營養食材,親手製作午餐
家居收納技巧與艾草棒製作環節則實現了“技能學習”與“情感培育”的結合。收納技巧的分享讓學生對“整理生活”有了新認知,而艾草製作因與“感恩”掛鉤,變得意義特殊。大家用心製作艾草棒,認真書寫祝福卡片,將勞動成果與對家人的愛意相連,讓“勞動”成為傳遞情感的載體。
同學認真製作艾草棒
師生們與導師合照
整體而言,三個活動環環相扣,從實用技能到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動手做”中觸摸勞動的溫度,在“用心感受”中理解感恩的意義。無論是維修時的專注、做便當的投入,還是製作艾草時的認真,都讓“勞動創造價值,感恩源於真心”的理念通過具體的實踐紮根於心,真正實現了“在體驗中學習,在感悟中成長”的活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