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新聞

news  school

來源:鏡平學校

會員評分: 0 / 5

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
 

2025072301出發前大合照
大合照

初訪北京

飛機穿過薄暮的雲層,北京城的燈火在腳下漸次綻放,像散落的星辰。我貼着舷窗,看這座古老的城市在夜色中漸漸遠去,忽然想起那句“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六天的時光太短,短得還來不及數清故宮簷角上的脊獸;又太長,長得足夠讓那些瞬間在心底生根發芽。

2025072302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

2025072303故宮博物院簷角上的脊獸
故宮博物院簷角上的脊獸

初到那日,前門的燈火將我的影子拉得很長。鮮魚口飄來的香氣裏,東來順銅鍋蒸騰的熱氣模糊了視線,彷彿看見百年前商賈往來的盛景。正陽門的磚石在燈光下泛着溫潤的光,每一道斑駁都是歲月的詩行。夜色中的北京,用最溫柔的煙火氣擁抱着風塵僕僕的旅人。

2025072304東來順小銅鍋
東來順小銅鍋

深入探究

當第一縷晨光穿透太和殿的窗櫺時,我忽然明白了甚麼叫“雕欄玉砌應猶在”。故宮的紅牆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漢白玉欄杆上的龍紋在指尖留下冰涼的觸感。站在景山之巔,整座紫禁城在腳下鋪展,飛簷上的銅鈴在風中輕響,像是時光深處的回音。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高高飄起,那一刻,胸腔裡湧動的不僅是震撼,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歸屬感。

2025072305太和殿
太和殿

2025072306故宮博物院大合照
故宮博物院大合照

2025072307天安門廣場大合照
天安門廣場大合照

走過盧溝橋看到凹凸殘缺和彈痕纍纍的城牆和橋面,無聲地訴說着血與火的過去。而抗日戰爭紀念館內陳列着大量珍貴史料與真實照片,我們彷彿穿越時空,走進了那個艱難年代。在黑暗中掙扎的人們,在飢餓、恐懼與絕望中堅持生存。每一條活生生的生命曾在漫長腐爛的黑暗中短暫綻放,奮鬥拼搏後迎來光明,令人動容。其中最讓人無法忘懷的,是展廳中展示的一封封烈士遺書。那些曾為家國捐軀的英烈,有的是年邁的父母、有的是年幼的兒女,他們的文字飽含深情與不捨,令人潸然淚下。“想人生不免一死,不過死得其時而得所值乎?!”他們放棄了個人安寧,用生命守護了民族的尊嚴。

2025072308七七事變彈坑遺址
“七七事變”彈坑遺址

2025072309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合照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合照

2025072310抗日戰爭紀念館聆聽歷史c
同學們聆聽歷史事件

八達嶺的風裏挾着草木清香撲面而來。我扶着斑駁的城磚向上攀登,石階上深深淺淺的凹痕,都是千年歲月的印記。站在敵樓遠眺,山巒如黛,長城如龍,忽然就懂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情。那些無名的工匠們,用血肉之軀壘起了這條蜿蜒的巨龍,讓後人得以觸摸歷史的溫度。

2025072311八達嶺萬里長城大合照
八達嶺萬里長城大合照

2025072312八達嶺萬里長城風景
八達嶺萬里長城風景

吃喝玩樂

頤和園的波光裡倒映着垂柳的倩影。三輪車穿過曲折的胡同,鈴鐺聲驚起簷下的麻雀。南鑼鼓巷的文創店裡,剪紙窗花與潮流玩具比鄰而居,老北京優酪乳的酸甜在舌尖化開。全聚德的烤鴨油亮酥脆,荷葉餅裏裹着的是最地道的京味。這些細碎的日常,拼湊出這座城市最生動的模樣。

2025072313頤和園垂柳倩影
頤和園垂柳倩影

798藝術區的鋼鐵骨架在夕陽下投下長長的影子,廢棄的工廠裡孕育着最前衛的思想。我看着塗鴉牆上跳躍的色彩,忽然想起頤和園的長廊彩繪,古今藝術在此刻奇妙地共鳴。奧林匹克公園的鳥巢在暮色中亮起紅光,像一顆跳動的心臟,見證着這座古都永不停歇的活力。

2025072314 798藝術區大合照
798藝術區大合照

2025072315 798藝術園區
798藝術園區

再見北京

此刻,機艙裡的燈光漸暗,窗外的雲海泛着銀光。那些在晨光中蘇醒的宮殿,在暮色中沉默的城牆,在胡同裡飄蕩的鴿哨,在夜市中升騰的煙火氣,都化作記憶裡最珍貴的收藏。我終於明白,文化不是書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北海公園裡老人哼唱的京韻大鼓,是天壇回音壁下孩童的歡笑,是豆汁攤前升騰的白霧,是這座城市跳動的脈搏。

2025072316北京酸奶
北京酸奶和豆汁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但我知道,那些紅牆下的光影,胡同裏的晨昏,長城上的風聲,抗日戰爭的歷史,都將成為生命裡永不褪色的印記。當南國的海風再次拂過面龐時,我會記得,在遙遠的北方,有一座城市用六天的時間,在我心裏種下了整個華夏文明的根系。

2025072317乘坐三輪車胡同遊
乘坐三輪車胡同遊

2025072318繪畫紀念品
同學們自發性繪畫紀念品送給澳門及北京的導遊人員

撰:3D戴宇霏、4A潘昱彤、4F梁綺莉、5A馮德杭、5B何嘉淇、5C吳希怡、5E鄺芷喬、6A林泳妍、6C施嘉慧、6F吳家瑜

圖:3D戴宇霏、4A潘昱彤、5A馮德杭、5E鄺芷喬、6A林泳妍、6F吳家瑜

畫:5A馮德杭、5C吳希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