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學校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加強教育的研究,展開適度的教育改革,7月22日至23日,鏡平學校在小學部八樓禮堂舉行了校本培訓和教學研討會,圍繞加強學生資訊科技教育及綜合應用技能教育,培養學生人工智能和跨學科綜合應用能力,交流經驗,集思廣益,以促進教師隊伍成長,全校共約250名教職員參與。
會議由黎世祺校長主持,他指出,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學校教育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跨學科的教學模式是關鍵所在。他強調,鏡平學校將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多元、互動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和創新的機會。
研討會上,特邀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員許斌教授發表了題為“人工智能發展與創新人才培養”的主旨演講,他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內涵、科學本質、發展歷程、中外比較和實際應用,又通過AI助手“智譜清言” 的生成式畫圖和開放式對話功能,說明AI大模型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支撐和應用。最後,他表示清華大學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承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使命,設立強基計劃專業,並積極啟動人工智能賦能教學相關工作,實現智慧助教、知識圖譜、互動式自主學習等教學場景的創新。
翌日上午,各校部教職員分級組、科組在學校五六規劃提出的“學生自主學習、跨學科學習、多元評核”研究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下,結合教青局修訂“基本學力要求”,討論“學校教育教學需作哪些調整和改革?有甚麼成功經驗?有甚麼積極建議?”,全體教師各抒己見,提出各種可行的措施。
下午,各校部骨幹和優秀教師分別就跨學科教學和多元評核實踐進行經驗分享。
幼稚園梁詩雅、李玉儀、潘佩惠以提升科學探索活動為主題,分享跨學科學習下的幼兒教育。
小學部莫惠萍、陳樂斯分享幼小銜接——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強調自主學習可以從品德教育入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團隊精神和人格教育。
梁藝強、林永康、蔡雲忠分享小學資訊科技科課程改革,成功要素包括:一是前瞻性,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二是團結一致,科員各自發揮所長,如pid自動控制系統在小學的運用,三是階梯式特色化尖子生培訓體系的自主學習。
中學部何德儀、周雪卿分享如何協助初一學生適應中學生活,通過學校、級組等層面進行相關工作,以訂立目標、養成良好習慣、設立夥伴計劃、傳遞正能量、豐富校園生活和家校合作、心理支援等措施,來緩解學生焦燥不安的情緒,從而盡快認識並融入中學生活。
楊詩雅、陳海斯分享新時代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與多元評核,既有顯著的成績數據,也有用心的教學改革過程,能讓英文科由弱變強、由危轉機。
李結仁分享歷史科改革成功的回顧和展望,從四個多元說明各年級的核心要求和課程變革,從應對新教材的挑戰和跨校教研先導計劃,展示科組創新改革的決心,從碩果纍纍的比賽成績,展現科組改革的成功。
六組教師分享了過去一年在教學上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內容詳實、富啟發性,引起全場教職員共鳴。最後,學校對年度競賽獲獎導師和優秀班主任集體進行了表彰。
是次校本培訓具前瞻性和啟發性,通過講座和分享會,全體教職工對“第五個六年規劃”有了更深認識,對AI了有更多思考。全體教師要與時並進,以應對科技創新為教學帶來的改變,對新學年工作進行更好的規劃,為鏡平學校“牢記使命,再攀高峰”踏出堅實步伐,這亦是鏡平人“傳承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