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新聞

news  school

來源:鏡平學校

會員評分: 0 / 5

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星號不啟用
 

發展優質教育是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

——黎世祺代表關於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培養的建議

 

20220727圖片

黎世祺代表(前排右二)參加 2018 粵港澳教育合作論壇。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急需大批的建設人才,而人才必須通過教育去培養。未雨綢繆,著力培養具備德智體美勞綜合素養和兼備創新能力、具有愛國愛港愛澳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灣區提供人力支撐。”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黎世祺“把脈”粵港澳大灣區,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言獻策。

  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和澳門與內地互利合作的最前沿,是新時代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著力點。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項核心任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

  黎世祺等7位澳門代表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圍繞“優先發展教育、發展優質教育”主題,提出《關於加快人才培養,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建議》。

  黎世祺代表任澳門中華教育會副會長、澳門鏡平學校校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委員會委員,並獲2012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功績勳章,多年深耕於澳門教育界,其所在的澳門鏡平學校是澳門辦校最為悠久的學校。 

  

  黎世祺代表一直以澳門教育事業發展為己任,尤其關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提出的“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針對澳門學生到內地求學、深入內地就業融合等一系列問題,結合自己工作實際和多次走訪、座談,廣泛聯繫廣東省多地市,找到薄弱環節,搶抓灣區建設時機,形成建議。黎世祺代表說:“必須抓住機遇,對教育提前佈局,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發展優質教育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中之重的任務。”

  黎世祺等代表的建議交由教育部研究辦理。教育部對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認為該建議站在實現大灣區目標和願景的高度,經過充分調研,論證透徹,發現問題並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對制定大灣區教育與人才培養的宏觀政策、工作規劃和具體措施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建議中提及的“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工作專責工作聯合領導小組”“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的最基礎工作”等都是現實存在和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有“增加更多的交流互動和學習”“設立大灣區大學生、中學生創新科技大賽”等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議。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教育部在建議答覆中開宗明義。收到建議後,教育部與黎世祺代表積極溝通,深入瞭解代表們的想法,對黎世祺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研究,在政策制定和專案開展中予以落實,取得了積極成效。黎世祺代表稱讚道:“很高興地看見,建議答覆將我們的關注關切、願望希望、觀點建議都吸收採納到具體工作中去了。”

  針對“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工作專責工作聯合領導小組,系統抓好大灣區人才培養交流工作”的建議,20191月,教育部和廣東省專門召開聯合推進會,研究部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發展工作,做好大灣區教育合作發展的頂層設計,由教育部和廣東省共同編制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繪就大灣區教育合作發展的宏偉藍圖,建立了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統籌規劃協調機制和議事決策機制。

  教育部啟動實施“國培計畫”——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領航工程,將港澳教師納入到培養範圍,共15位教師、校長入選。繼續實施內地指導教師赴港澳協作計畫,每年近70名內地教師赴港澳,通過語文、歷史等課程指導和示範課,將國民教育潛移默化融入港澳中小學課堂中。

  教育部積極推動姊妹學校建設,自2015年姊妹學校建設啟動以來,每年支持內地與港澳中小學結成姊妹學校,廣泛開展師生交流、輪崗教學、師資培訓、教學研究、教材改革等活動。截至2019年底,內地與港澳建立的中小學姊妹學校結對數已經超過1700對,成為港澳師生參訪內地、交流合作的重要管道。教育部支持香港教育局與內地開展校長跟崗交流,過去兩年分別在北京、上海開展活動,效果良好。

  在慶祝2019年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港、澳各有一位教育工作者作為獲獎代表受到党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習近平總書記對港澳代表提出殷切希望,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共鳴,港澳教育界備受鼓舞。

  2020年,距離建議答覆一年後,教育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創造條件、在珠海召開人大代表專題座談會,邀請黎世祺等澳門代表就大灣區教育下一步發展等問題當面交流、暢所欲言。教育部、廣東省等建議承辦單位表示,將做好頂層設計,繼續在加快人才培養上下功夫, 統籌抓好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培養交流工作,探索大灣區大、中學生科技創新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讓大灣區大、中學創新教育有更密切的合作和交流。

  一份千余字的代表建議,飽含著澳門代表對千千萬萬澳門學子前途命運的未雨綢繆和澳門民眾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前景的期盼;一份字數同樣不多,但句句切實有效的建議答覆,背後實則也蘊含著國家對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自身更好發展、與祖國人民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篇章的殷殷期望!

本文選自《我當代表為人民——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故事》一書